近年來,廣德市緊扣新時代黨員教育管理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突出培訓形式規范化、培訓力量精準化、培訓內容多樣化,助推黨員教育走深走實、提質增效。
建章立制,抓實培訓形式“規范化”,把好黨員教育“方向盤”。組織實施到位。制發《廣德市黨員教育中心2024年工作要點》,以“萬名黨員集中輪訓”為載體,將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納入基層黨組織建設“強規提質年”活動和全市組織工作要點,從制度層面確定2024年黨員教育培訓工作的指導思想、目標要求、輪訓對象、輪訓方式及輪訓內容。同時,制定全市年度黨員集中輪訓工作計劃,并對各市直單位、各基層黨(工)年度培訓計劃進行審核,逐級明確工作目標、細化分解工作任務。結合“日常調研、季度調度、年度評比”工作機制,將黨員教育工作納入各級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形成上下聯動、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任務落實到位。在縣級層面,由市委組織部組織,依托市委黨校、彭村鄉村干部實訓基地,以農村、社區基層黨支部書記、黨務工作者、村級后備干部以及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書記等為培訓對象開展培訓。在鄉鎮層面,依托鄉鎮黨校、鄉鎮黨校教學點、村(社區)黨員教育室,靈活采取“集中學習+分組自學”“課堂教學+現場觀摩”“線上+線下”等方式,結合“三會一課”、主題黨日、黨員固定活動日、安徽黨員大課堂、紅色影視播放季等活動,對農村普通黨員進行兜底培訓。近年來,縣鄉兩級共舉辦輪訓班320余批次、培訓黨員3.9萬人次。經費保障到位。縣級財政部門將黨員集中輪訓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同時要求相關基層黨(工)委將黨員集中輪訓工作經費納入各自財政預算,切實保障工作需要。同時,加大縣管黨費對黨員教育資源建設、平臺運行維護等保障力度,切實保障黨員教育工作順利進行。
集聚資源,抓深培訓力量“精準化”,織密黨員教育“學習網”。建強師資隊伍。整合全市各類資源,加強師資庫、資源庫建設,夯實黨員教育基礎。采取“內育外引”方式,持續壯大專兼職教師隊伍。在市內,以黨校教師、市直部門業務骨干、農村骨干黨員、先進模范人物等為基礎,組建“本土化”教師隊伍。在市外,依托廣德彭村省級鄉村干部實訓基地,與江浙周邊地區黨校、學院建立合作關系,選優配強師資力量。目前,全市師資庫中,共有7名理論水平高、授課經驗豐富的資深高級講師為專職教師,常態化參與黨員教育培訓工作,75名政治素質過硬、理論水平較高、業務能力突出的黨政領導干部和在黨建、經濟、生態文明建設、法律等方面有豐富工作經驗的一線先鋒為兼職教師。同時,與浦東干部學院、湖州市委黨校等20余名專家教授建立常態化授課合作關系。加強培訓陣地。統籌全域資源,圍繞和美鄉村、基層治理、康養基地、黨建引領鄉村振興先行村等,在全市圍繞“走近大國重器、感受中國力量”“重溫紅色歷史、傳承奮斗精神”“體驗美麗鄉村、助力鄉村振興”等11個學習主題,形成4條輻射全市的黨員教育示范帶,打造基層治理實踐教學點、紅色研學基地教學點、特色產業發展教學點等42個,同時,每個教學點配齊配強講解員,為黨員培訓提供看得到、摸得著、感受得真的“沉浸式”體驗基地。比如,結合彭村新天地,打造安徽省鄉村干部實訓基地,配套完善多媒體教室、活動室、研討室、住宿餐飲中心等1萬余平方米的會務服務設施,可同時承載300余人的集中培訓。同時,通過廣德彭村省級鄉村干部實訓基地同蘇州、無錫、常州等地的28個省外教學點位建立合作關系,延伸實訓基地輻射范圍。
因地制宜,抓牢培訓內容“多樣化”,打好黨員教育“內容牌”。上好政治理論“必修課”。在培訓課程設置上,始終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黨的二十大及歷次全會精神作為開班“第一課”,將黨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貫穿培訓始終,緊跟時事,集中學習與當下重點工作息息相關的政治理論、黨章黨規黨紀等,讓黨員在常學常新中豐富頭腦武裝。上好能力提升“專業課”。打破傳統黨員教育“一鍋燉”的思維,把組織需求、崗位需求和個人需求統一起來,聚焦不同層級、不同類型黨員特點,精心烹飪“政治理論+法律法規+惠民政策+實用技能”的多樣化“營養套餐”,將“灌輸式”教育轉換成“沉浸式”學習,通過“科學配課+精準滴灌”切實提高基層黨員政治理論水平。比如,在誓節鎮2024年第二期萬名黨員集中輪訓暨鄉村振興專題培訓班中,結合本地農戶普遍種植茶葉的特點,增設“茶葉種植技術及田間管理”等課程,讓黨員真正實現知識與技能的雙重提升。上好多元形式“選修課”。梳理本土發展經典案例,精心開發《中國共產黨廣德革命斗爭的光輝歷程與啟示》《新杭鎮箭穿村黨員“紅黃榜”管理》《金雞涅槃—新杭鎮金雞籠村的“皖美蝶變”》等50余節黨員教育課程,打造《白云生處有農家》《因“荷”而興》《鄉村振興正當時:書記小鋪》等一批叫得響、傳得開、接地氣的“身邊榜樣”視頻教材,為全市萬名黨員集中輪訓提供豐富的培訓資源課程。同時,將“黨課開講啦”、“百部精品微黨課進基層”及中央、省市黨員教育電視片觀摩交流活動中的獲獎作品,根據類型和領域區分,納入萬名黨員集中輪訓“選修”課程,進一步豐富黨員培訓形式。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